打击“卧底软件”刻不容缓

 11月3日,据媒体从南京秦淮警方获悉,警方侦破一起用手机“卧底”软件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的案件。初步核实,全国有6万多名受害人每天被这种非法软件监听,但他们却丝毫未察觉。目前,已有17名犯罪嫌疑人落网,侦查工作正在进一步深入展开。

所谓的“卧底软件”并不难理解,一旦被这类软件所侵害,手机用户就毫无隐私可言。诚如报道中的这起案件,这是一款在安卓手机中安装的APP软件,嫌疑人通过相关的隐私操作,隐藏了该软件的图标,受害人是无法察觉到该手机被安装了这款软件。然后受害人的手机实时的位置信息,通话记录等敏感信息,都可以实时传送到嫌疑人的手机中。

此类软件无疑是可怕的。要知道,我们现如今都离不开手机,随身携带的个人手机不仅承载着个人信息、行踪记录等,更具有钱包功能。所以,也就不难想见,一旦被“卧底软件”盯上,轻则会让自己的私密信息泄露,重则更会导致自己钱财受损,甚至有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生命安全隐患。这些绝非是危言耸听,亟待引起重视。

还是以报道中的案件为例,经南京秦淮警方侦破,该软件编写人共制作了4款定位监控软件向外销售,还租赁了数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中有多达400余万条极为隐私的公民个人信息,涉及全国6万余名被监听受害人。并且还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软件销售代理人,警方明确的代理人有40余人,足见其危害之甚。

对“卧底软件”须加大法律惩治力度。案件就是受害者妻子从网上以999元的价格购买的,然后悄悄把这个软件装在了丈夫的手机上。所以,网络作为非法交易的平台不容小觑。于此,各网络平台应增强守法自觉,对于违法违规产品应第一时间抵制处置,不给其立足及发展空间,而这也是最为基本的道义所在。

从使用者角度来讲,也应增强法律意识。此前针对与“卧底软件”相类似的“防出轨软件”,就有律师警示,没有经过他人同意,通过隐匿的手法获取他人信息的手段属于非法获取,软件的提供者、使用者均可能涉嫌侵犯他人隐私。如果软件的提供者通过贩卖软件、或者通过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进行牟利,情节严重的或涉及刑事犯罪。

同时,虽然使用者与被监控者是夫妻关系,难以界定为侵犯隐私,但笔者以为,靠这种做法显然是愚蠢至极。毕竟夫妻之间贵在互信。而靠“卧底软件”监控对方,不仅会干扰到夫妻关系,而且此类软件也极容易导致家庭信息的泄露,对自己的另一半、对家庭均为不利。所以,不应该对此类软件痴迷,更需谨慎尝试。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