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工业互联网:软件系统公司发力探索 中国市场庞大

  3月31日举行的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工业互联网”话题分论坛上,主持人的结束音刚落。主席台上就瞬间涌上大批人,争相找发言嘉宾要求交换联系方式,一度差点堵塞了从主席台到门口的道路——这是此前对话环节未曾出现的场景。

  这正是当下国内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态度的折射。一方面,企业对于引入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诉求极为强烈;但另一方面,实际上并不很明确自己要的是什么,更担心投入产出短期内难成正比。更进一步的沟通自然成为重要解决途径。

  引入智能制造确实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决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艾比森光电董事长丁彦辉就介绍,公司在2014年前使用的是另一套业务流程系统,但随着公司规模做大,“到后面发现没法用了。2014年我们发现需要更强大的软件支持。”

  此后,艾比森引入了SAP软件系统,重新梳理公司业务流程。但在系统转换和新系统运行中,也数度遭遇瓶颈,当然目前已经运转顺畅。

  不过那是2014年,在工业互联网理念盛行的2019年,实际上全球软件系统公司都在发力探索,中国就是其中庞大的落地市场。

  其发展也分成了三个阶段。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孙雁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智能制造是第一阶段,此后是工业互联网阶段,再是工业与消费互联网融合的新互联网阶段。“今天大家做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在探索阶段,也在相互连接、相互整合的过程。”

  不可避免的转型曲线

  丁彦辉仍然记得,引入智能制造系统是一个反复曲折才终能达到期望目的的过程。

  在2014年发现此前使用的系统难以配合公司发展路径之后,艾比森选择与SAP合作,构建先进制造的IT架构,此后还与三菱公司合作,对接精细化管理的业务咨询。

  2014年底,与SAP的合作项目启动,2016年正式上线。“开始难度很大,现在用得比较顺了。此后效率大幅提高,我们还是非常成功的。”丁彦辉道。

  显然,这中间不仅涉及新旧系统的转换,要重新梳理战略、流程、组织架构;还涉及企业对新一套系统的重新适应。这背后需要投入的成本和决心可想而知。

  至于开始的艰难,他至今记得一个细节,“当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一个周日的早上约我去办公室。一进来就哭得不行,说又失败了,搞不下去了。”说话时丁彦辉没了当时的紧张,但回想起来,那其实只是穿越在发展波峰和波谷之间的黑暗期。

  在此后交流中,他也得到了答案。“SAP相关业务的负责人也向我们介绍过,当时有一半以上企业是转型不成功的,在这里要有很大的投资。”丁彦辉进而指出,其实使用系统过程中存在一个规律,类似压力测试。在某个时间点是高潮期、某个时间是低谷期,过了低谷后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希望。“因此在每个时间点都会有所计划。”

  当然,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非得用重新更换一套系统的方式进行转型,也并非所有类型企业都承载得起其间压力。这还涉及到具体行业诉求,企业自身运营情况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等问题。

  按照丁彦辉总结出来的经验,“SAP是跑得很快的汽车,但流程、制度是高速公路,路是否修好决定了车能不能跑。”

  换言之,如果企业内部流程梳理得很好、最重要是财务非常规范,就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引入类似智能制造系统(或者工业互联网平台),没有这个前提,基本就无法实现。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是存在一定规律的。做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这时候要做不同的事情,就会带来很大变化。”丁彦辉向记者表示,每个阶段做的事情不同,所以组织能力、商业模式设计、流程、人才团队建设等,区别都非常大。如果能踩准时间,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规划和创新,才会有进一步的飞跃发展。“我认为我们这个行业(LED显示)做到10亿规模,再不上类似的系统就会卡在这里,再也上不去了。”

  整合期的工业互联网

  在前述分论坛现场,出席发言的嘉宾背景也很丰富,包括学界、产业界、互联网界、软件界等。这反映出,基于不同的产业发展考虑,布局在不同层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始涌现。而国外相关巨头,包括西门子、SAP、Oracle也正试图抢占中国庞大的细分场景。

  孙雁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业内的发展逻辑。从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随后提出先进制造,到了中国,这一概念到今天也演变成了“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概念在中国产生的大背景是,前有消费互联网(对应出现产业互联网),覆盖面会比先进制造和工业4.0更大。”孙雁飞进而指出,提出这样的概念很大程度是回归到中国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其成熟度、复杂度和覆盖面会比德国和美国更加复杂。在德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中国中小企业的生产状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5S”、“6 Sigma”等管理层面还有较大差距。

  他坦陈,在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方面,德国企业的确走得比较靠前,像宝马、西门子都属于标杆。但那更多是指智能制造,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基于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技术搭建的平台。

  “工业互联网是大的网络化社会化平台,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概念。”孙雁飞具体道,不仅仅是帮助工业制造型企业在这上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做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还有一点,赋能于广大制造中小企业,基于这个平台可以共享相关资源、提升自己的制造竞争力。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当前工业互联网仍处在探索阶段是行业共识。鉴于其涉及的工业领域本身尤其细分和庞杂,同时懂得IT和OT的人才也很缺乏,平台型企业仍有诸多需要探索的方向。

  “今天更多是中国企业在做工业互联网。GE对旗下主打先进制造业务的公司Predix进行业务调整,引发大家对先进制造的怀疑。但我认为只是遇到了瓶颈,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也遇到一些瓶颈,在找突破。”孙雁飞向记者表示,大家都走过智能制造这条路,现在是考虑如何把平台搭建起来,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话题。“目前我认为,包括三一在内的企业,所有厂商都处在探索搭建,在相互连接整合的过程。”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徐少春则进一步指出,美国最典型的工业互联网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工业互联网在全球都在重构当中,中国现在跟德国的4.0,跟美国的先进制造,几乎是在同一个起跑线。我觉得我们的机会来了。”

相关产品

评论